米茨最新资讯

勾兑”是被误解的白酒工艺技术!

发布时间:2019-09-25
白酒工艺中,基酒是必须经过勾兑这一环节的,因为基酒是高度数的酒精,直接饮用是非常辛辣刺鼻的,所以一般都是经过勾兑以后才适合饮用,但是很多人听到“勾兑”二字都容易产生误解,因此可以说“勾兑”是被误解的白酒工艺技术!
勾兑”是被误解的白酒工艺技术!
据了解,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,生香靠发酵、提香靠蒸馏、成型靠勾兑,勾兑技术可以称得上是酿酒的画龙点睛之笔。简单说就是白酒刚酿造出来以后,并没有完全体现酒品风格的物质转化,酒质粗劣淡寡,酒体欠缺丰满,不同车间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样的,需要靠勾兑统一口味,去除杂质,协调香味。因为在蒸馏白酒中,大约98%的成分是乙醇和水,2%是微量成分,这些微量成分虽然很少,却能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和质量。酒厂不同车间,同车间不同生产时间生产出来的白酒,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或者量比关系肯定不会完全一致,所以口感上就会参差不齐。要使酒的质量完美、符合品牌的传统风格、出厂产品质量统一,勾兑便必不可少。因此,“勾兑”是白酒酿造的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白酒工艺。
既然“勾兑”是白酒制作上的一个白酒工艺流程,那为何会让公众谈之色变呢?通过资料查询,笔者发现,公众一听勾兑立刻想到的是白酒造假。事件源起1998-1999年之间两件事情的前后联系。1998年春节期间发生在山西文水县的特大假酒案,不法商贩用甲醇兑水制成的散装白酒导致27人死亡。此事经时任中央领导批示后,全国各大媒体跟进报道,初步形成了公众对“勾兑”的认知。
后一件事,是1999年的一次新白酒工艺白酒研讨会上,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指出,目前采用食用酒精生产的新白酒工艺白酒达到70%。但该观点被媒体误读,次日国家级权威媒体报道“目前我国70%的白酒系勾兑”,当时即引起轩然大波。这就导致很多人将两件事联想到一起,由此形成了“勾兑酒”等于假酒或劣质酒,不敢喝、不能喝的广泛认知。
实际上,早在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过问下制定的我国《1956~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》中就有勾兑白酒这一课题。勾兑白酒发展到今天的技术水平,从一定意义上说,是这一主题不断进展的成果。勾兑白酒里所含的总酸、总脂、醛、杂醇酒等等微量成分只有后者的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,所以,从现代文明的角度讲,喝了酒精勾兑的白酒之后口不干、头不疼,是卫生安全的。

VIP客户
vip客户
vip客户
vip客户
vip客户
俄罗斯国母级天后阿拉·普加乔娃、克罗地亚首相、肯特亲王、罗马尼亚国王、罗马尼亚皇室米哈伊夫妇、美国好莱坞动作巨星史蒂文·西格尔、英国麦可亲王、欧洲足联主席迈克尔·普拉蒂尼、葡萄酒大师John Radfor、全球第26位葡萄酒大师John Salvi……查看更多VIP客户
热门资讯
红酒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