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进口葡萄酒为什么要贴中文背标?
大家可能都会发现,进口的葡萄酒瓶上都有提上一张中文标签,这张背标上会详细介绍这瓶葡萄酒的基本情况,但是有不少消费者表示,明明是进口葡萄酒为什么会贴中文标,这是真的进口葡萄酒吗?
其实,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咨询,对此米茨Mici红酒学院小编表示,其实进口葡萄酒瓶上贴着中文背标是非常正常的现象,并不能说明这瓶是不是假酒。其实消费者在选进口葡萄酒时,最为依赖的就是酒标上的信息了。
进口的葡萄酒来自各个国家、各个产地。不同地方的酿酒葡萄品种和酿造工艺不尽相同,而且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都有所差异。再加上语言这关,外文背标对于中国的消费群体来说,就不那么友好啦。这个时候,中文背标出现啦!
为了能够让消费者更方便地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葡萄酒,我国的《食品安全法》进行了如下规定。
进口食品必须贴有中文背标。进口葡萄酒也属于进口食品,所以必须贴上中文背标。可以说,凡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、用于市场流通的进口葡萄酒,都必须贴有中文背标。这样一来,消费者便能从背标上获取葡萄酒的相关信息,从而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。

不过,国家只是规定了进口葡萄酒在进入中国市场前要有中文背标,却没有说,一定要在哪个环节中把背标贴上,也没有规定一定要有外文背标。这样一来,就可能会出现最开始说的那些情况:有的没有外文背标的痕迹,有的会有两层背标。
中外文背标所说的信息是一样的吗?
其实,中外文背标的内容还是会稍有不同。比方说,外文背标上是没有注明保质期的,但是中文背标上就会写上“保质期10年”等这样的标识。
为什么背标的形式会不同?
有的时候,进口商会提前把自己的中文背标直接运送到国外的酒庄那,在酒庄里就直接贴中文背标,这样就省了“再贴一次背标”的功夫。
有的时候,进口商没有提前把自己的中文背标运送到国外的酒庄,但是最后还是只有中文背标,这多半是因为葡萄酒在进口之前,本来就没有贴上外文背标,是来中国了才贴上的。
当然,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葡萄酒在进口之前,就已经贴上了外文背标,来到中国之后,又要贴上中文背标。有时,外文背标比中文背标大,没办法完全覆盖住原背标,这也就出现了有的葡萄酒会有两层背标的情况啦。
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会有中文背标呢?
其实不然,在展会上、有些活动中,你就可能看到没有背标的葡萄酒。因为这些进口葡萄酒不是用于销售目的的。其他的情况,比如:驻华领事馆或大使馆自用的葡萄酒、免税店销售的葡萄酒、或者是自己出国旅游带回的葡萄酒,也都是不要求贴中文背标的。所以,没有中文背标,也并不能说明就是假酒。
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:
葡萄酒名称:酒的名称需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。配料:即酿造葡萄酒的原料,一般会写“葡萄汁、二氧化硫”。酒精度: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现,后面的单位是“vol”或“abv”。灌装日期:即装瓶日期,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。保质期:一般标注的是10年-15年。但不能代表葡萄酒的陈年能力。储存条件:如“阴凉避光处保存”。净含量:标准的装瓶容量是 750ml,当然还有其他容量。警示语:如“过量饮酒有害健康”、“孕妇及儿童不宜饮酒”等。(扩展阅读:干红葡萄酒哪个牌子好)
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。

俄罗斯国母级天后阿拉·普加乔娃、克罗地亚首相、肯特亲王、罗马尼亚国王、罗马尼亚皇室米哈伊夫妇、美国好莱坞动作巨星史蒂文·西格尔、英国麦可亲王、欧洲足联主席迈克尔·普拉蒂尼、葡萄酒大师John Radfor、全球第26位葡萄酒大师John Salvi……查看更多VIP客户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