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庞特卡奈古堡红酒酒庄有何独特的魅力?
相信很多钟爱波尔多产区葡萄酒的朋友们,对庞特卡奈古堡是非常了解的,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从五级庄进击到了“超二级庄”的名号,被众多业内专业人士评为“波尔多新星”,那么庞特卡奈古堡红酒酒庄有何独特的魅力?我们接着往下看吧。

庞特卡奈古堡的历史可以追朔至18世纪初期,当时的主人是让-弗朗索瓦·庞特(Jean-Francois de Pontet)。让-弗朗索瓦曾在凡尔赛宫(Versailles)任马厩管理员,颇受路易十五(Louis XV)器重。回到吉耶纳(Guyenne,法国西南部旧省名)后,他在梅多克地区担任政府要职。1705年,他在波雅克村北部购置了几英亩土地,开垦了一个葡萄园。几年后,他又在一个叫卡奈(Canet)的地方买入了几个地块。和当时非常流行的做法一样,他把自己的姓氏Pontet加在“Canet”之后,以此命名红酒酒庄,庞特卡奈古堡的历史篇章由此开始书写。往后的100多年里,庞特卡奈古堡不断发展壮大,最终以良好的口碑及强大的酿酒实力在1855分级中获评五级庄。
1865年,红酒酒庄经历了第一次转手,成为丹麦酒商——赫尔曼·克鲁斯(Herman Cruse)的产业。在克鲁斯(Cruse)家族的掌管下,庞特卡奈古堡走过了110年的光阴。1975年,干邑酒商盖伊·泰瑟隆(Guy Tesseron)将红酒酒庄收归麾下。如今,庞特卡奈古堡由盖伊·泰瑟隆(Alfred Tesseron)和其已故兄弟杰拉德·泰瑟隆(Gerard Tesseron)的两个女儿——梅拉妮·泰瑟隆(Melanie Tesseron)和菲利嫔·泰瑟隆(Philippine Tesseron)共同管理。
庞特卡奈古堡共占地120公顷,其中81公顷为葡萄园。园内覆盖着形成于第四纪的砾石土壤,底层则由黏土和石灰岩构成,种植了62%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、32%梅洛(Merlot)、4%品丽珠(Cabernet Franc)和2%味而多(Petit Verdot),平均树龄为40-45年,种植密度为9,500株/公顷。在葡萄藤修剪整形上,红酒酒庄采用传统的双居由式剪枝法(Double Guyot Pruning)。1990年,庞特卡奈古堡开始实行有机种植,而后又于2004年选定14公顷园地首次试行生物动力法。在试验中,红酒酒庄发现由产自这14公顷园地的葡萄酒更加紧致,酒液也更为明亮,于是便在所有葡萄园中全面推行生物动力法。此外,为了防止土壤被压实,红酒酒庄于2008年引入马匹耕种,并持续增加马匹的数量,逐步取代笨重的拖拉机。2010年,庞特卡奈古堡获得法国国际生态认证中心(Ecocert)颁发的有机认证和生物动力葡萄酒(Biodyvin)的生物动力认证,4年后又通过了得墨忒耳国际(Demeter International)的生物动力认证。
每逢采收季,红酒酒庄的酿酒团队会亲自品尝果实以确定最佳的采摘时机。达到理想成熟状态的葡萄全部由人工采摘,并存放于细板条箱中,从而避免果实被压烂。之后,工人会对葡萄进行第一轮筛选,去梗后再在振动分拣台上进行第二轮手工筛选,只有最优质的葡萄才能进入酿酒环节。
2005年,红酒酒庄启用全新酿酒车间,这个车间配设了一批圆锥形水泥发酵罐,还可以通过重力自流法(Gravity Flow)来完成运输传送工作。在葡萄酒酿造上,庞特卡奈古堡坚持减少人工干预的理念,仅使用天然酵母来进行酒精发酵,旨于打造充分反映品种特性和风土特征的佳酿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红酒酒庄近年来不断减少新橡木桶的使用比例,并于2012年引入了100个双耳陶罐来熟成约三分之一的葡萄酒。这些陶罐由庞特卡奈古堡自主设计,交由当地一家公司制作。罐身所用的泥土部分来自于红酒酒庄的葡萄园,有利于更好地维系成酒中的风土特色。红酒酒庄的正牌酒通常使用50%新橡木桶、35%双耳陶罐和15%使用过一次的橡木桶中来陈酿,熟成时长约为16个月。副牌酒则完全在使用过一次的橡木桶中进行陈酿,熟成时长约为12个月。
在泰瑟隆(Tesseron)家族的悉心打理下,庞特卡奈古堡的葡萄酒品质节节攀升。自2003年份起,红酒酒庄正牌酒庞特卡奈古堡红葡萄酒(Chateau Pontet-Canet, Pauillac, France)的表现一直十分抢眼,频频获得帕克团队(Robert Parker Team)94分以上的好评,其中2009年份及2010年份更是接连获得该团队的满分评价。在不少业界人士心目中,庞特卡奈古堡已成为五级庄中的领头羊。

俄罗斯国母级天后阿拉·普加乔娃、克罗地亚首相、肯特亲王、罗马尼亚国王、罗马尼亚皇室米哈伊夫妇、美国好莱坞动作巨星史蒂文·西格尔、英国麦可亲王、欧洲足联主席迈克尔·普拉蒂尼、葡萄酒大师John Radfor、全球第26位葡萄酒大师John Salvi……查看更多VIP客户